線上皈依的心理準備
惠敏和尚開示

前言

2020 年初,全世界如火如荼進行「新型冠狀病毒」防疫工作,也開始討論所謂「後疫情時代」,特別是遠距線上之工作、學習、商業或社交生活的「新常態」(New Normal),加速個人、家庭、機構團體與國家之「數位化轉型」(Digital transformation, DX)。

宗教界的傳統活動形式也面臨此類的轉型挑戰,例如:佛教「皈依三寶」儀式是僧團讓信眾確定佛教信仰之重要的活動。若因疫情,改為「線上皈依」形式,親教師「實體」沒有現前,可能有些疑慮,因此,敝人常被問到這類問題,今於此提供相關資訊,敬請大家參考。

線上皈依

佛教為避免因為戰爭、疫情、偏遠等狀況而產生「生善導俗」障礙,不只是皈依,「五戒、八戒、菩薩戒」受戒儀式,都有「無師現前」而「自誓受」(=心念受)的開緣。例如:
唐朝道宣律師述《釋門歸敬儀》卷 2:「顯歸三寶,自誓不迴。其受法云:我某甲盡形壽,歸依佛,歸依法,歸依僧(心生口言,一心向佛,如上三說,名得歸法)我某甲盡形壽,歸依佛竟,歸依法竟,歸依僧竟(如此三說,自誓受訖)。」
《優婆塞五戒威儀經》:「若無師從受處,爾時,受者若無師,應向佛像前自誓受。」
《成實論》卷 8:「若無人時,但心念口言,我持八戒。」
《在家律要廣集》卷 2:「爾時受者,若無師,應向佛像前,自誓受菩薩優婆塞威儀。」等。

何況現在的「線上皈依」可用「聲音、影像」增加受三皈依、受戒者的信願心,也是順應「減少群聚感染」或「節能減碳」等防疫、環保等社會需求,值得我們善用。

內心的影像或語言

從「唯識學」角度,我們所認識的世界是「內心影像」的顯現,或是由「內心的語言」(意言)所建構的。 所以,我們「溝通交流」(不論是「現前當面」或「不現前【遠距線上】」)應該重視「內心的影像或語言」是否有傳播成功?
不然,若「內心的影像或語言」沒有交流,縱使「現前當面」也無效或誤解,值得我們警惕。


重要公告

Tel:(02)8676-1982

237新北市三峽區溪東路211巷31弄11號

Design by BLC

定期集體線上皈依報名